??(来源:宁夏教育新闻 记者:张聆萍 蔡子澎)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VNUeDPteugGZGVYdzNzj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宁夏区赛冠军争夺赛3月11日晚在宁夏大学落幕,来自北方民族大学的毛丽旦·吐尔逊夺得冠军,宁夏大学的王睿获得亚军,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稳亮和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任晓晴获得季军,四位选手将代表宁夏参加全国总决赛。本次大赛共吸引20所高校超7万名大学生参与,最终角逐出金奖选手40名,银奖选手85名,铜奖选手108名。(来源:宁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马俊)原文链接:https://web.cmc.ningxiahuangheyun.com/nxrmtpt/ningxiah5/detailenjoy.html?articleId=1499468&catalogId=4667&tenantId=9781a87afb251d9f5c44039238cc8b15&share=tru
3月11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宁夏区赛冠军争夺赛在宁夏大学举办。这次比赛自2023年10月启动,吸引了宁夏回族自治区20所高校共7万余名在校生参赛,此前已举办各学校初赛和自治区复赛决赛,当天,学生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共产生40个金奖、85个银奖、108个铜奖,教师课程教学赛道共产生两个金奖、6个银奖、10个铜奖和7个优秀奖。(来源: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焦敏龙 视频来源:宁夏大学)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4-03/13/content_ajqWJ6fz.html?gid=Q3Dlb12
【代表委员之声】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代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传统优势产业长期积淀的发展经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引领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引领制造业向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引领服务业向高端品牌服务、个性化服务转型。要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应用创新的既有优势,加快突破重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力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委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3月5日、3月4日分别在北京召开。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政议政,共商国是。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华兴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光明日报:统筹推进 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访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委员【两会专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宁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作为宁夏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宁夏大学责无旁贷。近年来,根据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宁夏树牢科学的引才理念,与东部11省市和13所高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吸引和集聚大批人才在宁创新创业。李星委员表示,宁夏大学积极融入自治区科技创新战略,准确...
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宁夏盐碱地总面积约为600万亩,如何有效治理?近日,记者从宁夏大学了解到,继去年3月该校科研团队联合我国9家科研单位首次公布发现农作物耐碱关键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后,近日,这项课题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宁夏大学科研团队将该基因通过分子设计,用于耐盐碱作物的育种遗传改良,有望在盐碱地治理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去年3月24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的研究发表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宁夏大学首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实现了科研工作的历史性突破。日前,该项科技成果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历经10多年联合研究,我们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耐盐碱差异大的高粱资源,首次发现了其中的主效耐碱基因AT1。在高盐碱胁迫中,AT1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的活性,将逆境导致产生的有害物质泵到细胞外降低其应激反应,进...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由宁夏大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的项目“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成果入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公顷的盐渍化土壤未被有效利用,且不合理的施肥灌溉将会进一步加剧盐碱地面积的扩张,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也有15亿亩盐碱地未被有效利用。盐渍化土地中高pH值的苏打盐碱地约占60%,目前学术界对植物耐碱胁迫的认识严重不足,阻碍了耐盐碱作物的培育。在宁夏农业育种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宁夏大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许兴教授和麻冬梅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教授团队、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教授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团队等历经10多年长期合作,利用起源于非洲撒哈拉高盐碱地的高粱自然群体材料定位克隆到一个与耐碱性显著相关的主效基因AT1,揭示了在碱胁迫条件下,AT1...
2月27日,记者从宁夏大学获悉,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题为《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怀进鹏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典型案例——宁夏大学顾欣教授主讲的《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人员介绍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宁夏大学的应用实践及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展示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邀请包括瑞士等国领导人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境外嘉宾、国内外代表等800多人,重点围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指数评价、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数字教育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宁夏大学代表现...